
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职普融通 科教融汇
数字财税综合服务实践中心为了积极响应和落实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 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函〔2023〕20 号)要 求,积极打造兼具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实习就业、创新创业、科研发展为目标, 集课程思政、实践教学、社会培训、真实生产、技术服务和科研科创为一体的公 共实践中心,上海神计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利用 20 多年在税务局端和企业端 积累的资源,整合税友集团、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、上海东方数字财税技术发展研究院、 亿企赢全国财税服务联盟等的行业资源和技术力量,利用在 G/B 两端的产业优 势,联动税务局、行业协会、龙头企业、学校、科研机构,构建“政校企-产学 研”一体的数字财税综合服务实践中心,实现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 产业赋能专业发展,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。

说明:产业学院具体建设方案请联系徐老师:15988404434 / 021-66051682
数字财税综合服务实践中心将围绕 “一体、两翼、五重点”工作方向,深化 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政策方针,打造校企合作示范工程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,促进和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环境和生态。
目标: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财税专业人才,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 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,增强学校在财税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。
定位:成为区域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数字财税行业综合服务创新平台,兼具学校实践教学基地、企业人才培养摇篮、社会培训服务中心和科研创新平台等 多重功能。
项目设计逻辑:

人才培养目标:
能力目标: 精通财税知识、具备沟通能力、了解技术原理与应用、具有数据思维、掌握分析方法。
适配岗位:
专业序列岗:出纳、核算会计、审核会计、税务会计、财税合规管理师、财税咨询顾问、财务 BP
技术序列岗:财税现场工程师、税局智能咨询、财税培训讲师、财税需求经理、财税产品经理、财税项目经理
数据序列岗:财税数据采集员、数据运维经理、财税数据分析师、数据可视化专家
教学环境标准:
数字财税综合服务实践中心将持续践行教育部对教育的功能定位由“谋业” 转向“人本”,改革重心由“教育”转向“产教”,服务场域由“区域”转向“全 局”,发展路径由“分类”转向“协同”,办学主体由“单一”转向“多元”。办 好教育,做好人才培养,应坚持以用立业,实现产业、行业、企业、职业、专业 “五业联动”。
实践中心教学标准建设遵循的原则:

企业深度参与“五业联动”“五个对标”人才培养过程,培养复合型应用型 专业人才。
数字财税综合服务实践中心将建设“四中心一基地”,包括虚拟仿真实训中心、数智财务共享中心、财税大数据中心、数字财税研究中心、实习实训基地。
虚拟仿真实训中心:
重点提升学生财税基础知识和财税实务操作规范的能力和水平,为后期真账实战作专业基础铺垫和准备。建设内容主要根据实际财务岗位工作的平台进行建设,包括:数字化电子发票实训平台、电子税务局仿真实训平台(全税种全流程)、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实训平台、社保费管理实训平台、 票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平台、财税大数据建模实训平台、纳税评估实训平台、税务稽查实训平台、智能财税咨询平台及相关案例资源等。
数智财务共享中心:
重点提升学生真实业务处理能力,加强对业务和岗位的认知,形成业财税一体化的基本认知,为后期财税合规管理打下坚持的专业基础。建设内容主要是真实的业务和平台,包括票据管理平台、记账平台、审账平 台、派单平台、风险管理平台、纳税申报平台及相关真实账务资源。
财税大数据中心:
重点提升学生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能力,加强对财税数据的理解,掌握一定的财税分析模型,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能力支撑和数据思维 素养。建设内容包括:财税大数据库、智能问数大模型、财税数据分析平台、数据可视化平台。
数字财税研究中心:
重点提升教师实务能力和科研水平,为服务区域经济展提供智力服务。建设内容包括:课题、报告、社会服务平台。
学生实训基地:
重点解决学生实习问题,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。建设内容:数智化能力评价平台、真实业务引入,包括财税业务代理、资产盘点、薪税代报、内控填报、财税培训等。
以上各中心建设过程中配套完善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,建立组织运营 管理制度、教学资源库和企业导师库。
技术资源优势:
平台技术优势: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 SaaS 云平台,具备高性能、高可用性、 高安全性等特点,能够为实践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。
数据资源优势:公司积累了海量的财税数据,涵盖不同行业、不同规模企业 的财税信息,可为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。
业务资源优势:
税务机关业务资源:公司长期为税务机关提供系统开发和运维服务,熟悉税务机关业务流程和需求,能够为实践中心提供真实的税务业务场景和案例。
企业客户资源:公司服务千万级企业客户,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,可为实践中心提供多样化的企业的财税业务,供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和实习。
人才资源优势:
专业研发团队: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,具备丰富的税务信息化项 目开发经验,能够为实践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。
行业专家团队:公司汇聚了众多财税领域的专家,可为学校的教学、科研和 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。
资金资源优势:
作为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,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,能够为实践中心的建 设和运营提供资金支持,包括软件研发、资源导入、师资培训等方面。
其他资源优势:
行业影响力:公司在财税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能够为实践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品牌效应,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。
政策资源:公司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,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政策动态,为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。
财税全产业链生态图:

专业发展目标:
专业建设:通过校企合作,优化大数据与会计、大数据与财务管理、财税大数据应用等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,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。
行业影响力提升:借助公司的行业影响力,提升学校大数据与会计、大数据与财务管理、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在省内同类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增强专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。
人才培养目标:
专业技能提升:通过实践中心的模拟实训和真账实战,使学生掌握财税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,包括纳税申报、财务核算、财税合规等,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培养: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税数据分析、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的能力,使学生能够适应财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。
实践能力培养: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,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。
职业素养养成: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、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,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科研提升目标:
科研项目合作: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科研项目,围绕财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企业实际需求,进行深入研究,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。
科研成果转化: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和实际应用,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持,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提供参考。
社会服务目标:
培训服务:利用实践中心的资源和平台,为税务机关、企业等提供税务干部培训、财务人员培训等服务,提升社会财税人员的专业素质。
技术支持:为企业提供财税信息化咨询、系统开发等技术服务,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